duì

对策


拼音duì cè
注音ㄉㄨㄟˋ ㄘㄜˋ

繁体對策
词性名词
港台對局

对策

词语解释

对策[ duì cè ]

⒈  对付的策略或办法。

商量对策。

the way to deal with a situation; countermeasure; countermove;

⒉  应考的人在殿试中对答皇帝有关政治经济的策问。

answer;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对册”。古时就政事、经义等设问,由应试者对答,称为对策。自 汉 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。

《史记·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太常令所徵儒士各对策,百餘人, 弘 第居下。策奏,天子擢 弘 对为第一。”
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利议》:“诸生对册,殊路同归。”
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议对》:“对策者,应詔而陈政也;射策者,探事而献説也……二名虽殊,即议之别体也。”
《汉书·萧望之传》“望之 以射策甲科为郎” 唐 颜师古 注:“对策者,显问以政事经义,令各对之,而观其文辞定高下也。”
宋 叶适 《提刑王公墓志铭》:“初龙图阁学士太子詹事 王 公 十朋,以太学生对策,请收还威福,除 秦檜 蔽塞之政,天子即日施用。”

⒉  对付的办法或策略。

王西彦 《古城的忧郁·蛊惑》:“对于女人无休止的唠叨,他采取的对策就是沉默。”

如:他见此情景,心中悄悄地想着对策。

国语辞典

对策[ duì cè ]

⒈  古代科举考试时,士子针对皇帝策问,提出一套治理政事的方略。

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议对》:「对策者,应诏而陈政也。……汉文中年,始举贤良,鼌错对策,蔚为举首。」
《红楼梦·第一七、一八回》:「亏你今夜不过如此,将来金殿对策,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!」

⒉  对付的策略方案。

如:「想不出更好的对策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对策"的意思解释、对策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造句


1.销售代表必须时刻注意比较每年每月的业绩波动,并进行反省、检讨,找出症结所在:是人为因素、还是市场波动?是竞争者的策略因素,还是公司政策变化?等等,才能实际掌握正确状况,寻找对策,以完成任务,创造佳绩。

2.她这个重要榜样将使全世界妇女能作出决断,在忍无可忍时,沉默不再是合适的对策。

3.税收筹划是依法治税时纳税人必然采取的对策.

4.鉴于红枫湖等水库水环境变异的深刻教训,提出对策建议.

5.悲剧故事让有类似命运的读者得到了安慰,原来天下的苦命人不知凡几,从而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痛苦情绪,有时还能获得一些有益的启迪与对策。

6.根据佳木斯市郊区灌溉现状、工程情况,分析了灌区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。从实际出发,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。

7.大黑汀水库拦河坝设计采用多种降低坝基扬压力的对策,提高了大坝安全度。

8.在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规制上,提出要在国际法和国内法两个层面完善法律对策。

9.方瑜说:有小偷光顾台大教授宿舍,教授们等下开会商量对策,议论半天,最后达成协议。不久,宿舍大门口挂起书法秀丽的一块告示:“闲人莫进!”多么无奈的讽刺。好可爱的文人们!

10.针对泽库县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,阐述了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,提出生态保护对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