兀自


拼音wù zì
注音ㄨˋ ㄗˋ

兀自

词语解释

兀自[ wū zì ]

⒈  副词。仍旧;还是。

书帏里兀自点着灯火。

⒉  径自;公然。

见他宅舍鲜净,便即兀自占着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径自。

《敦煌变文集·燕子赋》:“见他宅舍鲜净,便即兀自占着。”

⒉  亦作“兀子”。还;仍然。

《京本通俗小说·碾玉观音》:“你记得当时在月臺上赏月,把我许你,你兀自拜谢。你记得也不记得?”
金 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八:“谁知今日见伊,尚兀子鰥居独自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回:“范进 正在一个庙门口站着,散着头髮,满脸污泥,鞋都跑掉了一隻,兀自拍着掌。”
王统照 《刀柄》:“周老头 听见主人高兴的评判话后,却兀自没停手。”

国语辞典

兀自[ wù zì ]

⒈  还是、尚自。也作「骨子」。

《水浒传·第一回》:「我是朝廷贵官公子,在京师时,重裀而卧,列鼎而食,尚兀自倦怠。」

英语(literary)​ still, yet

法语(lit.)​ encore, déjà

分字解释


※ "兀自"的意思解释、兀自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高耸的山川是一道风景。它扎根于脚下的土地,又执著地向着高远的天空进发。它能够始终保持峻拔的状态,始终被人们仰望,是因为它能够摆脱一切束缚,骄傲地兀自挺立云霄。

2.闷油瓶又是典型的自我放逐型人格,心在桃园外,兀自笑春风,谁也进不了他心里。南派三叔

3., 他兀自在那里站着,担当撑天拄地的伟大任务,不到天地稳固决不罢休。

4.高耸的山川是一道风景。它扎根于脚下的土地,又执著地向着高远的天空进发。它能够始终保持峻拔的状态,始终被人们仰望,是因为它能够摆脱一切束缚,骄傲地兀自挺立云霄。

5., 玉笥飞帆托起尚玄之,见到他胸口上兀自插着那柄宝刃,脸色惨白,奄奄一息,眼见得是不能活的了。

6.夏荷落尽,稻穗兀自金黄了,知了藏匿,大雁准备南飞了,一句“秋凉,要加衣!”也不能表达我对你由衷的牵恋了。可我还是想将内心那份美好而质朴的祝愿送达你的身边,祝你一切安好!

7.血雾飞溅,巨蟒被拦腰斩断,扑通一声,掉落在地上,首尾两端兀自挣扎。

8.七夜瞥了他一眼,兀自摆弄着捕兽夹,嗫嚅道:“老不死的,你今天怎么了?好啦,你的后半辈子就在本少爷手里了。

9.在南方人吃来,则像是发酵到一半就被迫中止的酒酿;就连那肥白的羊肉,也是兀自肥白,萧然物外。

10.高耸的山川是一道风景。它扎根于脚下的土地,又执著地向着高远的天空进发。它能够始终保持峻拔的状态,始终被人们仰望,是因为它能够摆脱一切束缚,骄傲地兀自挺立云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