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àiguān

稗官


拼音bài guān
注音ㄅㄞˋ ㄍㄨㄢ

稗官

词语解释

稗官[ bài guān ]

⒈  小官。小说家出于稗官,后因称野史小说为稗官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小官。小说家出于稗官,后因称野史小说为稗官。

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小説家者流,盖出於稗官。街谈巷语,道听途説者之所造也。”
颜师古 注:“稗官,小官。 如淳 曰:‘细米为稗,街谈巷説,其细碎之言也。王者欲知閭巷风俗,故立稗官使称説之。’”
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谐隐》:“然文辞之有谐隐,譬九流之有小説。盖稗官所采,以广视听。”
唐 柳宗元 《上襄阳李愬仆射启》:“谨撰《平淮夷雅》二篇,斋沐上献。诚丑言淫声,不足以当金石。庶继代洪烈,稗官里人,得採而歌之。”
清 赵翼 《瓯北诗话·苏东坡诗》:“想 坡公 遭迁謫后,意绪无聊,借此等稗官脞説遣闷,不觉阑入用之。”
茅盾 《你往哪里跑》楔子:“抗战已到第二周,珍贵教训数从头;英雄狐鼠诸般相,付与稗官一卷收。”

国语辞典

稗官[ bài guān ]

⒈  本指小官,后世沿称小说家为「稗官」。

《汉书·卷三〇·艺文志》:「小说家者流,盖出于稗官。」
三国魏·如淳·注:「王者欲知闾巷风俗,故立稗官使称说之。」
唐·颜师古·注:「稗官,小官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稗官"的意思解释、稗官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稗官野史这个成语,指的是小说野史。

2.关于会面时到底发生了什么,我们唯一的寻迹手段,就只有到当事人在世时候的只言片语中去求得了,只不过,如此一来倒是给稗官野史提供了不少的素材。

3.以正史为本,参考稗官野史、传说传记等,史料充盈浩瀚。

4.历史不光有正史,还有为正人君子所不屑的稗官野史。

5.那些有关隋朝的记载,虽出自稗官野史,但其真实性比有关"正史"似乎还要可靠。

6.这种稗官野史中记载的未必都是史实.

7.稗官野史常杂入不少与史实不符的人物与事件,牵强附会而成,不可完全当真。

8.我们要时刻警惕稗官野史的人。

9.稗官野史常杂入不少与史实不符的人物与事件,牵强附会而成,不可完全当真。

10.线装书则是《十州通史》,记录了十州的奇闻异事,历史通鉴,稗官野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