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息


拼音yī xī
注音一 ㄒ一

一息

词语解释

一息[ yī xī ]

⒈  一呼一吸。比喻极短的时间。暂停;稍歇。一口气息。一个子嗣。犹一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一呼一吸。比喻极短的时间。

汉 王褒 《圣主得贤臣颂》:“追奔电,逐遗风,周流八极,万里一息。”
晋 陆云 《岁暮赋》:“百年迅於分嘘兮,千岁疾於一息。”
宋 陈亮 《勉强行道大有功》:“盖人心之危,道心之微,出此入彼,间不容髮,是不可一息而但已也。”
《老残游记》第十回:“一息工夫,只听迴廊上格登格登,有许多脚步儿响,顷刻已经到了面前。”
方光焘 《疟疾》:“过了一息,她面上露着微笑,跑回房来。”

⒉  暂停;稍歇。

《穀梁传·昭公四年》:“庆封 曰:‘子一息,我亦且一言。’”
南朝 梁 沉约 《丽人赋》:“中步檐而一息,顺长廊而迴归。”

⒊  一口气息。

《醒世恒言·张廷秀逃生救父》:“打起火来看时,却是十五六岁一个小厮,生得眉清目秀,浑身绑缚,微微止有一息。”
清 钱谦益 《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何士晋继母吴氏加赠淑人制》:“出遗孤於刀俎之中,再世而一息。”
巴金 《衷心感谢他》:“他的确是带着年轻人的热情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,工作到最后一息,战斗到最后一息的。”

⒋  一个子嗣。

《晋书·良吏传·邓攸传》:“吾弟早亡,唯有一息,理不可絶。”
《新唐书·张嘉贞传》:“张嘉贞 晚一息 宝符,独未官。”

⒌  犹一丝。

闻一多 《晴朝》诗:“再没有一息声音--和平布满了大自然。”

国语辞典

一息[ yī xí ]

⒈  一呼一吸,一口气息。

《论语·泰伯》:「死而后已。」
宋·朱熹·集注:「一息尚存,此志不容少懈,可谓远矣。」

⒉  一次呼吸之间。比喻短暂、片刻的时间。

南朝宋·鲍照〈代东门行〉:「一息不相知,何况异乡别。」
唐·刘禹锡〈桃源行〉:「翻然恐失乡县处,一息不肯桃源住。」

⒊  稍歇、暂停。

《谷梁传·昭公四年》:「庆封曰:『子一息,我亦且一言。』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一息"的意思解释、一息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, 狡猾的狐狸一旦被猎人捉住以后,还会“装死”,暂时像奄奄一息,任人摆布,但乘人不备,又能突然逃去。

2.小康的父亲被国民党反动派打得奄奄一息了。

3.可是面对奄奄一息的孩子,失去理智的妈妈浑身颤抖着紧紧拉住谭兰的手,语无伦次、发疯一样哭号着请求谭兰救救她心爱的女儿……

4.无力只剩死身僵一息坚强。

5.我在草地上走着,忽然,在鲜嫩的春草上看到一只雪白的蝴蝶。蝴蝶给雨水打落在地面上,沾湿的翅膀轻微地簌簌颤动着,张不开来。它奄奄一息,即将逝去。但它白得像一片小雪花,轻柔纤细,楚楚动人,多么可怜呀!

6.美的余韵在这张十六岁的脸上尚存有奄奄一息,正如隆冬拂晓消失在丑恶乌云后面的惨淡朝辉。

7.浩然正气一息存,二祖鏖兵天地昏。

8.一息之后,风平浪静,海晏河清,天地间再度平静下来,所有异象,全部消失不见。

9.她忽然觉得自己的心情好转了,仿佛在干燥的沙漠里,看到了一块诱人的绿洲;又似蒸人的酷暑天,拂着了从遥远的海洋上吹来的一息带湖汛的风。

10.这个恶警滥用私刑,将嫌犯折磨得奄奄一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