孤注一掷的成语故事


孤注一掷

拼音gū zhù yī zhì

基本解释注:赌注;赌博时所押上的钱;孤注:赌钱的人在输急时把所有的钱并在一起作为赌注;掷:这里指赌钱时掷骰子。赌徒在输急了的时候把所有的钱并作一次押上去;以决最后输赢。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险。

出处宋 辛弃疾《九议》:“于是乎‘为国生事’之说起焉,‘孤注一掷’之喻出焉。”


孤注一掷的典故

公元1003年,契丹军队攻陷德清(今河南清丰),逼近冀州(今河北衡水县),抵达澶州(今河南濮阳),宋朝军队失去抵抗能力,节节失利,边境告急文书频频送到京城。 此时,寇准(曾在邯郸市成安县任知县)任宰相,他接到告急文书后扣而不发,像平时一样从容镇定,不露半点惊慌。宋真宗赵恒闻听此事,非常震怒,责问寇准道:边关军情如此紧急,你为什么隐情不报? 寇准笑着对真宗说:陛下息怒,消灭契丹军队的计划臣已谋划好了,请陛下御驾亲征,敌人定会不战而逃。

12月,宋真宗率领文武百官,冒着严寒登上澶州。宋朝军队驻扎到澶州之后,寇准奉命处理军务,他号令军队以逸待劳,等待战机。果然,几天后契丹军队前来攻城,等敌人疲惫时,寇准命令将士出击,一举将敌兵斩获大半,迫使敌人仓皇退兵。从此,宋真宗对寇准更加重用。

朝中另一位大臣王钦若嫉妒寇准的功劳,便在宋真宗面前讲寇准的坏话:陛下听说过赌博吗?赌输的赌徒往往会把所有的钱押上作为最后一次赌注,叫做孤注一掷。寇准再三要陛下亲征,陛下不是成了寇准的孤注了吗?这不是拿陛下的生命来弄险吗?宋真宗听信了谗言,不久便罢免了寇准的宰相之职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孤注一掷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条条大路通罗马 艾煊《大江风雷》第五部:“小司书不等何为说完,就打断了她的话,说:‘条条大路通罗马。’”
超俗绝世 汉·赵壹《非草书》:“夫杜崔张之,皆有超俗绝世之才,博学余暇游手于斯。”
缘悭分浅 明·西湖渔隐主人《欢喜冤家》第22回:“缘悭分浅,不获再睹丰仪。”
余波未平
前瞻后顾 清·梁章钜《归田琐记·七十致仕》:“死期将至,尚留金紫之班,而必至日暮途远,夜行不休,前瞻后顾,无所栖归,不亦太可怜乎!”
先声夺人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二十一年》:“军志有之:先人有夺人之心,后人有待其衰。”
八荒之外 战国 郑 列御寇《列子 仲尼》:“虽远在八荒之外,近在眉睫之内,来干我者,我必知之。”
寸步不离 南朝 梁 任昉《述异记》:“夫妻相重,寸步不相离。”
杀鸡取卵 希腊《伊索语言 生金蛋的鸡》:一个蠢人想杀了鸡从鸡肚子里取出金块,从而一下子发大财,结果却一无所得
皮开肉绽 元 郑廷玉《楚昭王疏者下船》:“打得皮开肉绽碎了骨头。”